2月25日,为深化高校与基础教育协同育人机制,共同探索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学生培养新路径,山东大学浪潮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陈竹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于东晓及相关教师一行赴山东大学附属中学进行交流研讨。山大基础教育集团总校长、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赵勇,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傅艺娜及相关负责人出席座谈。

座谈会上,赵勇和傅艺娜首先对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学院一行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当前学校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探索与实践。赵勇指出,人工智能正深刻推动教育模式向个性化、智能化、精准化方向转变。近年来,学校在学生个性化培育、人工智能等信息类课程体系构建及校园信息技术建设等领域做出开拓性尝试,且已收获阶段性成果。希望在此基础上双方携手探索并构建智能化教育生态体系,打造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新典范。
陈竹敏和于东晓对附中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介绍了学院在学科建设、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及人工智能领域等方面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以“小核心-大协同”理念为驱动,从课程内容优化、教育实践案例开发、实施路径创新、实践平台搭建等多个维度,分享了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新范式。两人表示,学院将持续关注基础教育需求,着眼提升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及综合能力,积极推动优质教育资源下沉,系统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
随后,双方围绕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创新、师资队伍能力提升、科学实验室搭建等方面展开深入讨论,并就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达成共识。双方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依托各自资源优势,深化协同合作,为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提供坚实支撑。